熱線電話:0311-85290821    投稿郵箱:cns0311@163.com

河北三河:“一村一法官”下沉式調解 助力鄉村矛盾化解

時間:2022年08月30日    熱線:0311-85290821   來源:中新網河北

  中新網河北新聞8月30日電 (宋敏濤 黃春建)29日,從河北省三河市政府了解到,近年來,該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創新矛盾糾紛化解途徑,將“一村一法官”建設融入基層治理新格局,以村為依托,把資源下沉到老百姓身邊,從源頭上減少訴訟案件的發生,為構建平安、法治、和諧村街貢獻應有之力。

圖為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牛寶衛到當事人家中察看宅基地建設情況。 作者 黃春建
圖為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牛寶衛到當事人家中察看宅基地建設情況。   黃春建 攝

  深入村街貼心式服務,將矛盾糾紛調解于訴前

  三河市燕郊鎮北蔡新村是拆遷改造小區,小區大部分業主為原北蔡村村民,近日,燕郊法庭的法官就會同北蔡村委會聯合化解了一起因車位問題引起的糾紛。

  停車難問題是很多小區的通病,車多位少成為了困擾北蔡村的首要問題,很多村民抱怨停車難、回家難,原本和睦共處的友鄰關系出現了裂痕。近日,該村村民李某、趙某因“車位爭端”引發矛盾升級,雙方在小區內多次發生口角。包村法官得知此情況后,與書記員一同趕往北蔡村村委會,通過村書記詳細了解了糾紛的前因后果。包村法官在村干部的幫助下約見了李某和趙某,為他們分析和答疑,闡明相關法理,從實現雙贏的角度,對雙方當事人進行情理勸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就此握手言和。

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袁博鴻到居民家中開展調解工作。 作者 黃春建
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袁博鴻到居民家中開展調解工作。  黃春建 攝

  下沉一線巧解家務事,煙火人間長存“家味”

  鄭某是燕郊鎮某村村民,近日,鄭某把自己的兒子及兒媳告上了法庭。2013年起,鄭某的兒子和兒媳就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購買汽車等理由,多次向鄭某借錢。截至到起訴前,夫妻倆已經從父親鄭某處借款138萬余元,F鄭某以身患疾病為由,多次向兒子和兒媳催要借款,均被兒子兒媳以各種理由推脫。無奈之下,鄭某一紙訴狀將兩人告上法庭。

  為了避免親人對簿公堂,剛下庭審的駐村法官帶領書記員驅車前往村委會進行調解。在鄭某家里,法官耐心傾聽鄭某訴求。最終,經過兩個小時的調解,雙方握手言和,一家人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至此,這場特殊的糾紛得以成功化解。

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王玉民來到田間地頭向當事人釋法明理。 作者 黃春建
三河法院燕郊法庭包村法官王玉民來到田間地頭向當事人釋法明理。  黃春建 攝

  據悉,三河市“一村一法官”掛牌以來,駐村法官與村街調解員保持常態化聯絡,將辦公場所搬到村民家門口,通過提前介入、上門立案等方式,為當事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以最低的行政成本實現群眾“事心雙解”。截至目前,共辦理涉農糾紛235件,簡易程序適用率100%,辦案周期同比縮短15天,接聽咨詢電話500余件次。真正將司法服務延伸至群眾家門口,實現鄉村司法服務觸手可及,讓法官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現了法律服務零距離,成為推進基層矛盾排查化解的一項重要工作舉措。(完)

編輯:【梁周杰】
中新社簡介      |      關于我們      |      新聞熱線      |      投稿信箱      |      法律顧問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人成99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