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科技種田結碩果
中新網河北新聞10月19日電 (王天譯 冀延平)“今天我們實測地塊總共110畝,最高畝產1609斤,最低的也有1240斤,還不錯!”19日上午,正在河北省曲周縣第四疃鎮王莊村進行玉米田間測產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牛新勝說。
為調動種糧大戶的積極性,近日,曲周縣圍繞產能提升、提質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組織了一場大規模的玉米高產競賽,全縣40余家農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報名參加了這場競賽。
本次競賽本著公開、公平、自愿的原則,由合作社和農戶選出參賽地塊,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和曲周縣農協辦組織人員測定面積,然后人工掰棒,現場脫粒、稱重,并按要求扣除雜質和相應的水分,最后得出科學實際的畝產數據。
從13日到19日,經過為期一周的現場測產評比,由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和省農林科學院派駐農業輔導員進行結對幫扶的農業合作社整體表現優異,多個地塊玉米平均畝產突破800公斤,向人們展示了科技種田的魅力。
據悉,為進一步提高農業服務水平、助力鄉村振興,今年8月份,曲周縣聘請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研究生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農業專家共60余人,分別擔任各農業合作社專業輔導員,開展一對一幫扶。兩個月來,這些農業輔導員定期為合作社開展現代農業技術專題培訓,進行土壤分析、配方施肥,提供技術改良方案,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為曲周縣今秋農業提質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我們開展這次玉米高產競賽活動,意在搭建一個農業生產信息交流平臺,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和應用新技術的熱情,提升農民科技素養,為全縣糧食生產創建高產高效示范樣板,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鼻芸h農協辦負責人孫振紅說。(完)